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地球绿宝石”,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固碳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对维护生态、粮食、水资源、生物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商都察汗淖尔国家湿地保护中心地处蒙冀交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季节性湿地,也是京津冀地区抵御浑善达克沙地南侵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7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乌兰察布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晓龙一行深入商都县察汗淖尔国家湿地保护中心,在湿地保护中心冀宏主任的陪同介绍下先后参观了解察汗淖尔国家湿地保护中心的生态治理修复情况。2020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察汗淖尔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察汗淖尔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全面推开,三年时间,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各职能部门能动履职、广大热心公益的群众以及检察公益诉讼部门的共同参与,根据察汗淖尔湿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地下水位下降,制定了治理重点在增绿抑尘,恢复出路在调整作物的治理修复总规划,积极与涉察汗淖尔流域的地区联合制定协作修复机制,坚持分区治理,一体化修复,对流域内高耗水企业实行限批政策,严禁扩建项目增加取用地下水,并进行退化林改造以及对流域内90%的耕地进行了“水改旱”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同时也在湿地保护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湿地管护方面、科研监测、科普宣讲、湿地巡护保护以及智慧公园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才有了现在植被覆盖度近50%;浮沉、扬沙日数量减少;遗鸥、赤狐等6种动物首次出现;赤麻鸭等多种野生动物数量持续增加,获得了一系列成绩喜人的治理成果。
实地参观完治理工程和智慧科研监测中心后,王晓龙副检察长首先肯定了湿地保护中心的治理恢复方案和治理成绩,也提出要充分认识到湿地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商都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要更密切的参与察汗淖尔国家湿地保护中心的生态治理工作中,紧紧围绕去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开展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的为察汗淖尔的生态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力争将察汗淖尔湿地保护中心打造成为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域安全维护、科普宣讲、科研监测于一体的国家湿地保护中心。
下一步乌兰察布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将更加积极的发挥检察职能与法治保障,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打击一切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努力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